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78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n order to study a new leak detection and location method for oil and natural gas pipelines based on acoustic waves, the propag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modified. Firstly, the propagation law in theory is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 damping impact factors which cause the attenuation. Then, the dominant-energy frequency bands of leakage acoustic waves are obtained through experiments by wavelet transform analysis. Thirdly, the actual propagation model is modified by the correction factor based on the dominant-energy frequency bands. Then a new leak detection and loc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propagation law which is validated by the experiments for oil pipelines. Finally, the conclusions and the method are applied to the gas pipelines in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modified propagation model can be established by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the new leak location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can be applied to both oil and gas pipelines and it has advantages over the traditional loc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velocity and the time difference.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that the new leak detection and location method can effectively and accurately detect and locate the leakages in oil and natural gas pipelines.  相似文献   
2.
宋文华  刘茂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3):115-116,120
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和事故树分析剖地塞米松生产过程中毒物质产生中毒事故的危险性。指出溴甲烷和氟化氢是典型毒物。同时,利用泄漏和扩散模型定量分析它们泄漏所造成的危险性。结果表明:溴甲烷泄漏时,地面轴线浓度可以达到92.3mg/m^3,远大于其急性中毒阈值,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性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放射性废物微波真空干燥处理器的微波漏能现状及所采取的防护措施。监测结果表明,经过防护,有效地减弱了设备的微波漏能,达到了国家防护标准。  相似文献   
4.
本文强调工作定位的重要性,对高等学校班主任和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的定位进行了分析,指出:高等学校的班主任和辅导员既是第一线的教师,又是第一线的管理干部,是集"高校教师"和"高校管理干部"双重身份于一体的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大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者,大学生成才与发展的服务者。  相似文献   
5.
阀门泄漏的原因分析及其设计选型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各种阀门发生泄漏的原因,以及阀门泄漏对环境和生产所带来的危害,提出在工程设计中的优化阀门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药杀虫单的稻田流失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坑、人工降雨等手段,对水溶性农药杀虫单的稻田消解动态、渗漏流失和径流流失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无水稻时,杀虫单在稻田水中消解的半衰期为0.76d;分蘖初期,杀虫单在稻田水中降解的半衰期为1.02d;平均为0.89d。(2)杀虫单的渗漏流失量在用药后8d内可达总用药量的7%—10%,平均为8.48%。(3)极端情况下,用药当天如果遇暴雨(50mm雨量),杀虫单的径流流失量将达到用药量的30%左右。杀虫单的渗漏损失不可避免,故其流失控制应从径流损失着手,尽量避免在可能有暴雨的当天或雨前1—2d用药。  相似文献   
7.
用伴随方法对毒气泄漏事件进行危害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由于自然、人为等因素造成的有毒气体泄漏事件随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对于这类突发事故进行危害评估 ,在应急救援中 ,可以给决策者提供参考 ,使之采取有效措施 ,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 ,减少事故恶果及引起的恐慌。由于毒气泄漏位置事先无法确定 ,如果用常规方法进行逐点评估 ,将面临着巨大的计算量而难以进行。笔者发展了一种伴随方法 ,对风险函数的表达式进行等价变形 ,通过求解伴随方程 ,可以一次求得任意位置的毒气泄漏的风险值 ,大大降低计算量和工作量。此法在化学工厂和仓库设置 ,煤气网铺设和监测点选取 ,城市应急中心设置等多种安全规划中均有重要价值 ,为快速危害评估 ,降低化学事故危害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工具和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主逻辑图的安全风险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概率风险评估已成为研究复杂系统安全风险较为成熟的方法 ,其风险模型的建立是基于故障树/事件树的 ,风险分析具有众多的静态特性。然而 ,大的复杂系统往往存在诸多动态因素 ,在风险研究需要考虑这些动态因素的情况下 ,基于传统故障树 /事件树的模型则难以提供支持。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基于主逻辑图的安全风险建模 ;主要介绍了主逻辑图的概念及其建模方法 ,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基于主逻辑图分析事故场景 ,对场景风险的量化评估进行了简要介绍 ,并结合某核反应堆例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复杂矿井通风系统角联风路自动识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角联风路的识别与稳定性分析是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分析理论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笔者对通风系统角联风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通路法的局限性,简化了角联风路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快速、准确、灵活的角联风路自动识别的新方法——节点位置法;编写了角联风路自动识别软件,并应用现场数据进行测试,将其结果与通路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节点位置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秦成  刘浩  刘念 《中国环境监测》2019,35(2):136-141
为建立和量化适于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的评价方法体系,提出了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一致性、可行性和适宜性评价问题,并建立了选址可行性和适宜性评价2套指标体系。以自动站选址与手工断面位置不一致为前提,利用累乘指数判断选址可行性,在可行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进一步分析选址的适宜性。应用案例显示,罗汉大桥断面水质自动站选址于手工断面下游150 m处是可行的,并且此选址高度适宜,在具有水质代表性的同时兼顾成本和运维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